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重新格式化的「私有」與「共享」—談美國私人美術館的靈活策略(下)

【文/黃心蓉】
布洛德的敏銳觸角和私人收藏的靈活行事,讓布洛德夫婦和基金會在徵購新作品時,具有很高的機動性。如布洛德的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收藏,始於1980年代初期,當時雪曼攝影單張每版訂價約莫200美金,和現在拍賣會上動輒數十萬美金的行情,不可同日而語;又如布洛德在1995年以美國運通卡刷卡購入250萬美金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我…我很抱歉》(I...I’m Sorry),一方面延遲付款時間至卡費結帳日;另一方面又可將獲贈的250萬免費航空哩程轉供加州藝術學院學生使用,充分展現商場精明。
雖然近年當代藝術漲勢飛快,布洛德基金會仍以平均每年購入25件至100件作品的速度操作,成長驚人。2005年布洛德個人以2,380萬美元買下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的《Cubi28》(CubiXXVIII),締造當代藝術最高成交價格紀錄。無論是龐畢度中心(Centre Pompidou)或泰德美術館(Tate Modern),以其全年尚不及千萬美金的文物徵購預算,都無法與之競衡。
但布洛德收藏的特殊之處,不僅在於快,也在於深。一般單位或許會滿足擁有藝術家一或兩件的代表作,布洛德的野心卻在於擁有藝術家各個時期的代表作,以求全面凸顯發展脈絡。除了廣為人知的雪曼120餘件、傑夫.昆斯(Jeff Koons)30餘件及波依斯(Joseph Beuys)的「全套複式」(multiples)作品外,基金會還握有為數甚多的瓊斯(Jasper Johns)、沃荷(Andy Warhol)、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克洛斯(Chuck Close)和艾德.拉斯查(Ed Ruscha)。21世紀後,更以保存及展示不易的作品、不受買家垂青,需要更有力的行動鼓勵,而將大件或裝置藝術列為重點對象。
因為這樣的宏觀思考和公眾關懷,布洛德的基金會也有著當代藝術中前所未見的定位:借閱圖書館(lending library)。其實美術館收藏各有所長,彼此在展覽籌畫時相互借件,由來已久。只是典藏預算不足的小館,購置文物本有困難;又因為沒有足夠腹深,可以有來有往地回借大館,對重量級作品多半可望不可及。在服務社會、推廣藝術的信念基礎上,布洛德乃決定以開放典藏供全球美術館借件為基金會使命。借件單位不受國籍、規模限制,也不用支付權利金或承諾禮尚往來的合作計畫,只要能夠提出縝密策展構想,甚至可以長期借件。25年來,總計出借約8,000件次展品予近500間美術館、大學等。累積超過一億人次的觀賞。
布洛德的冠名美術館與私人美術館
2003年,布洛德夫婦宣布捐贈6,000萬美金予洛杉磯郡立美術館(LACMA),成立展示布洛德夫婦個人及基金會收藏的布洛德當代美術館(Broad Contemporary Art Museum,下稱BCAM),其中1,000萬指定為未來文物徵集之用,另外5,000萬則用於硬體建設,由布洛德欽點的普立茲克獎得主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BCAM位於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場址內,樓高三層,是美國境內數一數二寬闊的無柱藝術空間。當時外界普遍猜測布洛德夫婦會在美術館落成後,順勢將典藏捐出,成就一個實至名歸的私人美術館,但是布洛德在借閱圖書館館藏越多,可供發揮效益就越大的考量下,最終聲明不會捐出任何作品,基金會和BCAM將只會保持借閱圖書館和頻繁、長期、優先借展者的關係。
BCAM的首檔展覽展出共200件作品,約八成來自布洛德,根據協議,BCAM可以向布洛德借展的件數上限也是200件,每次實際借展作品由雙方商討共定,只要作品保持公開狀態,借期原則上可以無限延長。BCAM有自己獨立的典藏諮詢委員會,其中三席由布洛德任命,兩席由洛杉磯郡立美術館任命,爾後營運維修費用則由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全數買單。嚴格來說,冠名的BCAM並不是一個私人美術館,但布洛德卻掌有近乎於私人美術館般對典藏及展示的主事權,十分特殊。
去年11月,由布洛德夫婦捐資興建的第二個冠名美術館也告完工。操刀規畫密西根州立大學伊萊與艾迪斯布洛德美術館(The Eli and Edythe Broad Art Museum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建築師哈蒂(Zaha Hadid),亦為普立茲克獎得主。整棟建物以摺疊式的不鏽鋼外牆與玻璃組合而成,由西側40英呎的最高點,向東一路降至27英呎,極富戲劇性,指向不同方向的不鏽鋼構造也有呼應周遭地景交錯活動之意。因為布洛德夫婦與密大的情緣,布洛德亦難得的捐出19件藏品,以壯陣容。事實上,布洛德2,800萬美金的捐款(含700萬文物徵集預算)根本不足支付工程所需的4,000萬費用,但是冠名美術館予人私人美術館的聯想非常強烈,布洛德又富名在外,一度使得募款工作難以進行,所幸密大校友捐款踴躍,方得無虞。密大近來廣收中國留學生,中國在國際藝壇也漸受矚目,為此,美術館特聘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部副主任的王春辰協助策展,首開美國主流美術館以遠距方式延請中國當代藝術策展人先例。
BCAM和密西根大學美術館兩者的模式,都是讓布洛德在保有很大策畫空間之餘,成功跟另外一個機構合作,發揮相乘效用,但是這樣的夥伴結盟,顯然不能徹底滿足布洛德實現「完全展示」的理想。儘管他曾多次於訪談中明白排除設立私人美術館的可能性,布洛德終於還是在堅定維持借閱圖書館精神的前提下,加入全球超富風起雲湧建設私人美術館的行列。基於對洛杉磯的支持,布洛德美術館(The Broad)選址於市區的格蘭德大道(Grand Avenue),由紐約建築師事務所Diller Scofidio+Renfroz設計,預定於2014年啟用。新館以暱稱為「面紗與寶庫」(the veil and the vault)的雙元結構,成功結合展廳與庫房、美術館與基金會。面紗即為外緣展廳,有足夠展示百多件作品的面積,但觀眾上下樓時,也可以經由巧妙安排的樓梯動線,一窺寶庫中龐大的典藏和借閱圖書館的運作。
在某種程度上,由一己個人喜好、藝術顧問意見及市場走向機制三者拉鋸協商而成的私人美術館,或者也只是虛榮、身分和地位的終極象徵。然而在國家債台高築、藝術補助變相縮減時,私人美術館的動能和多元,日益浮現,也是不爭的事實。從落實完全展示、與眾共享的概念發想而成的布萊德美術館和借閱圖書館,藉由己身和社會的互動,為「小政府大企業」和公私疆界模糊的年代,靜靜地下了註腳。
※延伸閱讀:
重新格式化的「私有」與「共享」—談美國私人美術館的靈活策略(上)
》新年顧身體!挖樂活好文 就抽300元7-11禮券
【《典藏今藝術》2013年1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台南婚禮佈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