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9日 星期三

花藝設計之探討與想法

       花藝,如果對普通人提起此名詞,必將得到「插花就插花,何來藝術」,或是聯想到「日本女性在做的事」之類的反應,而令人感慨的是,插花藝術是中國原創的藝術活動卻被外國拿去發揚光大。
或許這樣的說法有點不實,因為在史前時代,人們就會用花來裝飾,而中國是研究較深入的一個民族,現在此們藝術已經不太大眾化,若無有心人士繼續維持發揚, 恐怕現在已經銷聲匿跡了,這讓筆者有不安的感受,不只插花藝術,諸如一些中國傳統藝術就像書法、傳統雕刻,若無社會上各種單位發揚,想必會親身嘗試者必寥 寥無幾,為何會這樣?現代物質誘惑相當多,若非興趣或所致,除了研究此類專學者外,國人們亦無此文化保護的共識,以台灣來說,在南部,此類資源相當薄弱, 政府推廣能力尚有空間,使民眾產生「有也好,無也行」的消極想法,致使南台灣向來文化素養薄弱。
       另一各因素就是西方藝術潮流的影響,綜觀現在大專院校以及高中職等美術科系皆以西方藝術為主軸,而我國傳統藝術並未佔有一席之地,插花藝術在台灣教育並無 西方美術受重視,反而在日本受到日人的重視,無意間也在為日本的花藝打廣告,而讓人認為日本才是花藝界的正宗。再者,就是現代藝術的興起,為講求思想表達 而發展出「不是藝術的藝術」思想以及表達的方式相當自由,獲得現代人的青睞,好壞與否完全是見仁見智罷了。雖然說花藝有很大的創作空間,但由於台灣對此類 的教育並不普及,自然參與的人並不多。上述所說的一些因素,要完全改進相當困難,也就是國人們都已經習慣這種模式,可以分做幾大類來進行:

人民維護傳統文化的觀念
       以年輕學子來說,新潮外來的事物較吸引起他們這是難免的,而需導向他們與傳統藝術相容,而非令人產生傳統藝術就是「老套」,「守舊」的偏差概念,文化的重 要性以及藝術的眼光和鑑賞能力從幼年就應該開始培養以花藝來說應該賦予他們正確的觀念,讓他們知道花藝的源地或代表意義,興趣是另外一回事;而在年長者部 分,可更深層推廣花的代表意義,或是讓插花作品更能親近人群都是很有影響的。

人民藝術鑑賞能力培養
       正如上述所說,藝術的鑑賞能力應從小就要開始培養,若是無法判斷花意的美感與否,那無論外界如何推廣都只是徒勞無功,而較有效率的方法即是要人們多看多聽,來了解其中的含意,即使是走馬看花總比都沒接觸的好。視野一但拓開,眼光自然遠,而對花藝之美能夠有所欣賞。

花朵最基本代表意義和外型
       花朵的意義要和習性應讓大眾了解,就向各國的國花一樣,梅花被喻為堅忍不拔就象徵著中華民國,或者是各種場合所代表的花,如結婚或祭祀等等,都無形中來訴 說這些活動的意義,而這也可使用插花藝術來搭配,相信這樣讓大眾了解其中蒂結更能夠引起大家對花藝的興趣而與花更親近。

強大的社會資源
       台灣的花藝文化稍嫌薄弱,從書籍類就可一窺究竟,這類的書籍不多,若有也只是被歸類成家政類,花藝應是一門專業的傳統藝術,而在各單位所舉辦的一些活動或是比賽中,也少見有花藝的項目,少了這些管道,因此國人們無法更了解花藝這種東西。

政府的大力推行
       以現在台灣的政府來說,並無舉辦類似 花藝設計 這一類的活動,這樣真的很容易被忽略,就當作是裝飾也好,不一定要比賽或展覽,都可以擅用土地和空間來讓插花藝術發揮,但是各地方的文化局甚至是私人的組織等常辦的比賽也是水彩書法這些耳熟能詳的項目,反而花藝的活動卻不常見。

教育的影響
       很明顯的,台灣的美術教育並無這門課的主修類別,如果是坊間的較學單位都可能比各級學校還要多,舉例來說,在日本書法是他們小學生每個星期必修的課堂之一,更何況又是花藝。

百聞不如一見
       與其從圖片上讓人欣賞還不如項公共藝術一樣讓人親眼見識,插花活動就只有在展覽或表演時才會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筆者認為花藝作品應項公共藝術一樣讓人無時 無刻都能親眼欣賞,這樣才避免讓觀賞者覺得始終與插花藝術有一段距離。雖說這是理想化的一個實踐方式,但是需要確實保護作品是另一大重點,因為少數台灣人 的道德觀還需要培養。
      上述所說幾點可能有漏缺貨是錯誤,但卻是自身實際所感受到的,也完全是我自身的想法,偏激一點來說日本人最愛模仿別人、喜歡偷取別人的文化,但較理性來說 的話,插花藝術這種活動本來就不能說誰模仿誰,要就怪自己沒有好好傳承發展下去,如果傳統雕刻或書法沒有盡力傳承,恐怕會越來越薄弱,所以我一再強調文化 的守護觀念是相當重要的,眼見現代的年輕人崇洋、哈日的實在令人難以想像,這並非不可,而是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不應該對自己民族的文化棄之不顧,而花藝 對我來說就是傳統藝術之一,最主要是民眾對它了解不深,而產生花藝就是插花而已這種以偏蓋全的錯誤想法,這就是我認為大眾的文化概念和鑑賞力最重要的原因 了。



參考文獻:
1陳運造 2003 花與花的故事
2採花後處理及保鮮技術探討
3林棟樑 1995 花卉保鮮技術

資料來源:思考;遺跡
  http://www.singlinflower.com.tw/knowledge/news194.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