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果陀變了? 梁志民談《動物園》

【文/張維芬】
果陀創團滿25週年,選擇創團作品《動物園》見證果陀成長的里程碑,並由資深劇團人金士傑、顧寶明和姚坤君擔任要角,僅僅3人在大舞台上刀鋒相見,刻畫人性關係疏離,現代人之間彷彿隔著動物園的柵欄。許多果陀忠實戲迷或一般觀眾看完卻帶著滿滿困惑,認為這不是果陀劇場的喜劇風格,但其中卻有果陀堅持的理由。




導演梁志民說,《動物園》是一個小眾的小品劇本,不像《再見女郎》這麼雅俗共賞,但果陀不會因為非喜劇題材就放棄不做,「既要照顧到市場面,也要照顧果陀在藝術的成長進步。《動物園》2008年新版的第一幕對演員來說非常非常困難,第一情緒控制,第二在表演上面必須要累積很多不同心理層面的問題,才能夠去詮釋這一對夫妻,不是年輕演員可以掌握。」
演員金士傑則形容有一點危險,因為戲中摻雜很多道德與罪惡間很難分辨的人格,甚至是演員對戲突然的情緒爆發。劇中簡單幾句安娜(姚坤君飾)的台詞:「你知道洗衣機怎麼了」、「我半夜走出去你都不知道」,是問號還是句號?讓剛讀劇本的梁志民導演、金士傑、姚坤君討論得焦頭爛額,梁志民形容:「這是一個走在臨界點的劇本,一旦走(解讀)錯就得重來。」但就是在這簡單背後,蘊涵發人深省的人性與社會之間關係,才令人一再討論,也是果陀劇場認為值得獻上這部大製作紀念25週年的理由。




梁志民提到在排練過程,因為上下半場各只有2個演員,使得每一句台詞都要細細雕琢,思考怎麼講才能到位、才能講出內外在所有的意義。顧寶明飾演一個被社會邊緣化的王基立,不管戲裡戲外他投入之深,一直掛在嘴邊提到這角色所引申的意義,他認為最難的不是大段讀白,而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感覺,劇中王基立好不容易找到傾聽對象,想引起注意又不能嚇跑對方之餘,如何拿捏那種情緒轉折,讓他頗費心思揣模這角色的扭曲人格。




在戲中下半場,郭彼得(金士傑飾)在公園聽王基立一大段讀白後,只回應:「我聽不懂。」引爆王基立激動的情緒,甚至拔刀與郭彼得爭奪公園椅子的所有權,最後意外中刀死亡,這結局引發導演與演員的諸多討論。
在此劇的座談會上,顧寶明有感而發:「假使那天郭給王多點善意,結局可能會不一樣。」不料,引起金士傑回應:「以郭彼得角色來說,假如做了善意回應,你在跟我講的話是『讀白』還是『對白』? 我不覺得你在跟我講話,你只是需要一個聽眾,正好我就是。」梁志民也感嘆,因為我們變得冷漠,吝於給人多點關心,這世界上有多少人願意仔細傾聽,說句「我聽懂了。」如此簡單的結局卻寓意深刻。




生命的珍惜和關懷是梁志民作戲時很重要的核心,其次就是人性議題,不論是果陀精神的代表作《淡水小鎮》或此次的《動物園》都能看到這影子。如果能花2、3小時和朋友、家人一起進戲院看戲,看完戲彼此討論分享,促進人與人之間溝通,這就是梁志民希望藉看戲帶給大家的意義。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3年2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花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