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中國藝術市場 得挺過藝術基金贖回潮壓力

【撰文/劉太乃】

第一波的中國藝術品秋季拍賣已告一段落,結果不盡理想;市場購買力相對於以往弱了許多,市場買氣不足、創新高拍品不多、低成交率等不利因素都讓市場恐慌,對緊接而來的第二波秋拍或往後市場走向的確帶來壓力。歸納今秋第一波市場的弱勢,主要與藝術基金贖回壓力有關。

中國藝術品市場行情高漲創造出的高回報率,雖然讓市場游資趁機階段性的介入,但現在這些資金正打算退場獲利,退場最明顯的莫過於藝術基金的贖回。中國的藝術基金發展太快,雖然過去對市場高端拍品產生拉抬影響,但藝術基金操作本是追求利潤,為實現對客戶的回報,有一定時間的贖回壓力。而今中國第一波藝術基金運行已近三年,已到贖回期,這波藝術基金贖回潮便是衝擊今秋市場的主要原因。藝術基金的退場,本是不可避免的事,但時機點正碰上中國宏觀經濟的不確定,在市場嚴重缺乏資金,資金水位下降和新鮮買家難以在短時間養成下,必然對市場帶來衝擊。宏觀經濟不確定和資金水位不再情況下,藝術品流動性不足弱點更充份顯現,這就是今秋第一波拍賣成交率急速下降的原因。不過,這些都是市場高速運行後的調整,只要中國經濟還在提速,長期來看中國藝術品市場還是樂觀的。只是中國三角債的商業模式已嚴重影響拍賣公司的運作,讓原本應依序運行的拍賣市場,因前個拍賣結果無法正常交割,進而牽引下個拍賣的結算,這種三角債的惡性循環才是市場最大的隱憂。

中國藝術品市場出現瓶頸和問題是必然的,只是問題出現後,怎麼調整和解決。從宏觀來看,人們可以開始思考藝術品投資是否真是一本萬利,只會賺不會賠;及面對藝術品較難變現和流動性的問題。再來,拍賣公司對買賣雙方遊戲規則確實執行和心甘情願只做仲介方角色的確定,都會是下一步拍賣公司回復正常運行的關鍵。總之,市場的回檔,正可做為拍賣公司調整的理由,此時調整對長遠的中國藝術市場發展未嘗不是個轉型契機。如果這般看待,便不必著眼於目前的得失,可以海闊天空再展望未來。

本期內容,除有今秋第二波拍賣焦點和拍品重點推薦外,還有台北故宮【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展覽的介紹。「得佳趣」是乾隆皇帝鑑賞璽印,印文意涵從鑑賞文物得到的美好樂趣。這個展覽分「以詩為記」和「再現品味」兩部份。「以詩為記」充份展現了堪稱史上最喜歡作詩的乾隆皇帝對文物的品味,策展人余佩瑾找出乾隆皇帝鑑賞並題詩鐫刻詩文的瓷器,以圖版方式對照陳列器物,讓觀賞者佩服余佩瑾研究的用心,如果「以詩為記」圖錄能夠出版成集,必然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而「再現品味」是以乾隆二十年開始,降旨繪製《珍陶萃美》、《精陶鑑古》兩本圖冊為主;在此要再次讚美策展人余佩瑾的努力,她居然找到了畫冊裡大部份的故宮藏瓷,在展場中與圖冊併列展出,實在是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覽。希望讀者看完專題報導後,都能前往台北故宮一同體會策展人的用心。

本期【tea茶】雜誌,同樣以茶道具拍賣為主要內容,十二月分別有北京嘉德、台北安德昇兩場茶道具專拍。茶道具市場愈受到收藏家的喜愛,目前已成為拍賣活動不可缺少的項目,台北安德昇籌劃的茶道具拍賣被喻為「台灣第一場茶道具拍賣」,已先佔據承先啟後的地位,相信定能在熱鬧滾滾的台灣茶道具市場中取得首場致勝分。至於【名品鑑賞】則從台灣宜蘭傳統藝術中心舉辦的明治工藝展為出發,訪問到展品提供者宋培安先生,宋先生收藏日本明治工藝精品多年,尤其對「自在置物」的鍾情摯愛溢於言表,因此特別以宋先生所收藏的「自在置物」作為本期【tea茶】雜誌的【名品鑑賞】內容,希望讀者能夠喜歡。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1年12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婚禮佈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