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林書豪 會思想的運動員

【撰文/鄭乃銘】

喜歡林書豪。

喜歡林書豪不全然是他的球技。而是發現作為一位時下的年輕新世代、作為一位運動員,竟然能有如此好的品格與教養!

當這個社會越來越鼓倡無禮就是俏皮、自以為是就是酷、微博瀰漫個人肆意放矢的無理性言論、忠貞信仰日漸薄弱…之下,林書豪卻讓我們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宗教信仰所養成的人格厚度,這些都是多年來那些耀眼的娛樂及運動明星不曾帶給社會的倫理。

我特別喜歡富比士Forbes.com所登載的一篇【林書豪教給我們的10件事】文章。裡頭提到這位亞裔美籍的哈佛小子屢屢在球場建功之餘,他的人更也同時昭顯惹人省思的話題:一、就算沒人相信,你仍要相信自己。二、當機會來臨時,把握它。三、家人永遠是你的支柱,你也要成為他們的支柱。四、找到一個能讓你發揮的體系。五、別忽視現在可能就在你隊上的好手。六、人們愛的是你的本質,別試著成為某某人。七、保持謙虛。八、讓你身邊的人看起來也很棒,他們會永遠愛你。九、別忘了幸運和命運在你手中的重要性。十、全力以赴。

林書豪擁有哈佛大學高學歷,學的是經濟,卻在籃球運動找到自己一片天。但他總是把在球場上的成功,歸功於隊友、教練、家人與上帝,他的謙虛與在球場上的表現受到同樣肯定,也給向來講究個人英雄主義的美國人極大心理震撼。當「林來瘋」重新喚醒眾人對籃球的熱情,我不知道那些又開始鼓勵孩子學習籃球、叨唸培養下一個林書豪的父母,是不是同樣會檢討自己對孩子的品德教養呢!

比較特殊的是,林書豪年輕卻不會自我感覺良好,他加入尼克隊且能融入總教練丹東尼進攻體系;他讓林書豪以傳球助攻、主導攻勢為主,這樣的體系與勇士隊、火箭隊主張任意開火權完全不同,如果林書豪在上述兩個球隊裡,可能就無法能夠以己之長來貼合球隊的體系。可見,他與尼克隊的謀合,除了顯現自己的特長更也是出自個人性格厚實與合群的一面。一位運動明星的誕生,自然不是一夕養成,林書豪自然也不例外,而他更也證明這個世紀流行的是「會思想的運動員」,而不是靠肌肉蠻力來嚇人的運動機器!

林書豪的新聞,不免讓人想到立春過後的兩岸文化交流。

2006年,台北市就與北京市有所謂兩岸城市交流活動。城市對話,在歐美是個極度普遍又相當具有城市行銷概念的事情。只是,今年很大不同是在於北京市長郭金龍首度訪台就定調為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在字面基礎定義上,其實是既籠統又形式化。不過,郭金龍參觀台北故宮、逛台北早市、到誠品書店買書、陪台北市長郝龍斌欣賞當代藝術798印象、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拜訪台灣電子媒體的作業…,這位充滿著活力的北京市長對於五天的訪問,以充滿驚奇又讚嘆台灣服務業的精細程度來做結語,認為這些經驗將會給北京未來有更多學習和進步空間。但最令人感興趣在於北京這次選當代藝術為交流的主要亮點,此舉確實打破城市交流每每流於政治互利形式主義,說明北京政府這幾年對當代藝術態度上的巨大改變。

798,原是充滿著神祕氣息的軍工廠,只有數字代號。但因為藝術家與國外畫廊的進駐,從早年的荒涼到後來受到國際媒體的大力追捧,進而發展成為外國總統或使節到北京就一定指名要參觀的藝術廠區,挾外以自重;這句話確實是發生在798的最佳例句。也就是出於自發性,798到後來有政府資源介入,始終不斷發生著管理與原創的拉扯,但近十年的時間下來,中國的環境改變,誠幾何時當代藝術都能成為北京政府拿出來的現代人文資產!這是思想的變革,何嘗不也是現在北京執政者對城市行銷的時代思維。

798該憂慮的是,在越來越多政府資源介入,當代藝術濫觴的原調是否會變奏?但是,抽象的文化經驗化身為具體的城市行銷,也由不得不說北京政府很顯然也是一個懂得思想的運動員!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2年3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網路花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