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抓住靈光消逝的瞬間(下)

下午沏茶小坐,環視小小四壁,居然睏意襲來,醒時如在異地。
——簡媜《私房書》
記憶的陳設

今年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展出李傑作品「You(you)」一景。(維他命藝術空間提供)

李傑的創作源自於生活經驗,生活改變了,作品也跟著改變。某天夜裡,李傑看著超市買回來的瓶罐,立刻找來一張紙板畫下,於是,他開始在紙板或木板上畫這些生活裡再平常不過的消費性產品,例如護手霜,畫完了,可能把畫往地上一敲,敲出一個凹痕。李傑將這些畫作連同攝影、錄像或一些現成物一起陳列在特定空間裡,成為作品,而這樣的表現形式,與其說是裝置(Installation),倒不如說是陳設(Setting)更為貼切些。空間對於這樣的創作方式非常重要。因此每次開始構思展覽之前,李傑都要先看展場,於是飛行的次數多了,他頻繁地在異地的旅館房間內醒來,有時就連在家裡睡醒,也有種不知身在何方的錯覺。
去年李傑做了幾個自己很喜歡的展覽,其中之一是初春在北京箭廠空間(Arrow Factory)展出的「這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是為了六四事件亡者而做的作品。箭廠空間是個胡同裡的小房間,觀者可以透過關起來的玻璃門看到展覽。「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展中,椅子和櫃子上放了包紮傷口用的消毒棉花與紗布,櫃子上的音響播放著蔡琴帶點感傷的《恰似你的溫柔》,「他們死的時候都是年輕人。」李傑說:「我想,年輕人都喜歡情歌吧。」展覽勾起了人們對這場二十餘年前政治事件的回憶,展場隔壁賣報的老婆婆看懂了,但負責展覽審查的官方人員卻沒有看出來,於是展覽如期展出、如期落幕。李傑說:「六四對我來說,是人生裡最大的一個政治事件。我終於做了一個真正關於六四的作品,感覺很好。」
直接點明可能會讓人關注,但不會讓人想更多。讓人更關注是媒體做的事情,如果只是這樣,那我覺得就不必做藝術了。
——李傑
在台北找回生活
也是在去年,李傑在香港藝博會(Art Hong Kong)獲得了「Art Futures」獎項的殊榮,卻在藝博會一結束後隨即搬離這座繁華的城市,落腳台北。其實,李傑非常關心香港這個他生活了34年的地方,也關心政治,常常參與街頭抗議。「我在香港變得很忙,很忙的感覺是在這裡面(指指腦袋),忙到沒辦法過生活。」李傑說:「藝術圈的變化也很大,以前像個家庭,大家都認識,開幕就是開幕、見見朋友。突然間,開幕變成一直握手,說nice to meet you。」直到去年香港藝博會,李傑再也受不了,當下決定搬到台北,他回到工作、生活了7、8年的工作室打包,竟然用6個箱子就裝下所有家當,自己也感到訝異。香港依舊是他最關心的地方,而距離,讓他可以更為冷靜地看待故鄉,「到了台北,感覺過了一個正常的生活。以前常常很久沒見到父母,現在每次回港都去找他們,我爸爸也終於理解我為什麼要搬來台北了」,他笑著說。
而今年代表香港館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作品「You(you)」,無疑是李傑近來最重要的一項展覽,也再度推升他的國際聲望。其實,李傑並不喜歡威尼斯雙年展,這場由主題展、國家館、平行展組成的雙年展,已經變成一種競爭。「我覺得它本身就是一個選美。既然要去選美,我可以做的就是不管他們的規則。」李傑說:「M+的團隊很好,我們達成了一個共識,就只是把威尼斯當作我的另外一個展覽去做。」於是,在眾多規模宏大、致力讓觀眾在1分鐘內看懂的展出當中,香港館的內斂與緩慢,反而展現一種與眾不同的姿態。
生活,本就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李傑的作品亦如是。那些組成李傑作品的物件往往有種輕盈感,量體單薄,很多是尋常可見最簡單的現成物,然而真正強大的,是李傑將這些經過仔細製作或挑選的物件陳設在特定空間時,所散發出來的感染力。這感染力難以透過言語定義,卻值得細細咀嚼,如同生活中許多易於輕忽,卻重要的事物。
※延伸閱讀:
抓住靈光消逝的瞬間(上)
【《典藏投資》2013年10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杏林花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