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你的孩子洗澡時會唱歌嗎?--二

【寶瓶文化/提供】

每天玩電腦的結果

小小讀者信箱

Q:翊菱姐姐,我叫陳博為,媽媽不讓我們每天玩電腦,到底是擔心我們的眼睛受傷還是怕我們沉迷?

A:親愛的博為,兩者都有啦,你夠可愛的。最近我收了一大堆這樣的信,問題幾乎都和電動玩具有關。可見得現在小朋友的生活,沒有其他內容了,對不對?

現在不快樂的人越來越多。以前我們只有被爸媽揍的時候,會不開心。現在小孩真好命,父母講道理不隨便打罵孩子,不快樂的反而多起來了。為什麼呢?

翊菱姐姐要藉著這封信,來提醒我所有的大、小讀者,我們要過不一樣的生活。翊菱姐姐住在鄉下,四周都是稻田,因此我認識好多、好多務農的家庭。有趣的是,這裡的小孩沒有時間念書,插秧、收割的時候都要全家總動員。這不算什麼,最讓我佩服的是,每天放學後,他們還要赤腳巡田,照顧秧苗成長的所有農事。

這些孩子長大後,不但讀了國立大學,畢業後還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我居住的環境造就了許多名人,如大家熟悉的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徐仁修先生。他就是出生在我們的鄉下。我們從來不喜歡玩電動玩具,因為只要懂得和大自然相處,觀察蘊藏豐富的大地,我們腳底踩到什麼就玩什麼。最重要的,從小我就要求父母給我照相機,我喜歡到處做記錄。我從來不上補習班,但作文成績總是班上第一。徐仁修先生也從來沒有參加過語言訓練班,但演講處處歡迎。徐先生和我都是野孩子。有趣的是,野地裡長大的孩子,大部分可以成為大學老師。所以鄉下地方的務農子弟,碩、博士生滿街滿鎮都是。主因是他們手腳的末梢神經長期被刺激,活絡了大腦,反應快,功課自然好。

博為,建議你,別一邊打電動,一邊覺得對不起媽媽的關心。沉迷不好,眼睛受傷更糟。孔子說:「什麼是孝順?就是別讓父母擔憂。」偶爾玩沒關係,還是想辦法到戶外探險吧。別忘記,好多電玩設計家,他們設計的軟體,像求生爭奪戰、漆彈射擊等好多電玩遊戲,都是來自真實遊戲而得的靈感。我們為什麼要捨棄戶外的好空氣和具有挑戰性的遊戲?整天躲在客廳或椅子上玩電動,讓脊椎受傷,又影響課業的學習,真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出去野一下吧。

教養者不可不想的事

提出鄉居成長孩子的例子,是要打破迷思。與其擔心禁止孩子玩電動遊戲機,不如讓他們野一下,感受生活的色香味吧。據觀察,補習的孩子愛打電動,是因為生活無趣。如徐仁修先生說的:「眼不見青山、鼻不嗅草香、腳不沾泥的生活,他們的靈性、想像力、生命力,得不到大自然的滋養,而變得缺乏欣賞與想像的創造力。」沒錯,大人常要求孩子要讀詩,但讀的是課本裡的詩,少了一份真情感。因為孩子無法印證,什麼是「一絲幽香」、什麼是「一泓清泉」、什麼是「一聲鳥鳴」。我在《講義雜誌》的「選擇做一個快樂的父母」專欄裡,寫着:

新春時刻,我手捧《詩經植物圖鑑》,心情非常好地在住家附近尋訪《詩經》中的植物。欣賞此書作者的涵養,將古典文學與自然界融為一體,讓《詩經》豐富的文采伴我心靈。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我住在田園綠地中,農地主人在休耕時期,栽種一大片油麻菜花,鄰近處又有多姿多采的大花波斯菊,而夾在粉紫與金黃色彩之間的田埂旁,四處延展著蘆花的輕盈柔美。雖無白露點綴,但視野向右望去,負責承引山泉水的大圳霸氣地向西面蜿蜒,水流潺潺聲旁亦有稀疏的蒹葭,一隻大白鷺長期佇立守候著水中的美食,此情此景不正襯托出如夢似幻的煙水景致。

求學時期老師常囑咐我們,春天要讀《論語》,年紀輕的時候完全無法理解此意,如今在浮沉的人生中,體悟了孔子的入世哲學。他要我們在生活裡讀詩、習樂、學禮儀,讓一切真實經驗及感受用來培養自己的內在,並能溫故而知新,活學活用。讀詩可以滋潤我們的心境,在洋溢美感人生的同時,也能頓悟坦然自處之道,自覺的能力由此而生。

但現代的父母普遍焦慮、不快樂,大部分的教養者以為這樣的情緒蔓延也許是「世代相傳」的結果,生活即如此,無須改變。但人都有一顆向上向善的心,特別是為了自己的家或為了孩子,只要有機會、有方法讓自己變得不一樣,我認為每個人都會願意改變。

從小父母專制威嚴,家裡的情緒氛圍全由他們二人掌控。我們兄妹幾人,婚後也患了同樣情緒,缺乏自信,恐懼難安,做事毫無效率。對自己孩子的教養態度,也沒有任何彈性可言。幾乎把母親那一種「慣性陷入憂鬱」的歇斯底里性格,複製得淋漓盡致。



※延伸閱讀:‧你的孩子洗澡時會唱歌嗎?--一‧你的孩子洗澡時會唱歌嗎?--三‧你的孩子洗澡時會唱歌嗎?--四

【更多內容請見《寶瓶文化》】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網路花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