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企業公益捐贈,按「館」才讚!

【文/鄭又嘉】

全球化的資本主義浪潮下,貧富兩極化已是不爭的事實,兩極的差距隨時間仍不斷在拉大,而在錯誤的各國政府政策縱容之下,幾次的金融風暴也令財富更為集中在極富一端的手中,貧富不均的程度不斷擴大,社會不公日益加劇,去年(2011)9月在世界各地上演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後來雖不了了之,但已讓各國政府感受到廣大民怨的震撼,各國政治領袖為求安定社會、鞏固政權,於是紛紛效法美國總統歐巴馬思考課徵「富人稅」。

正當全世界貧富階層的衝突與對立愈演愈烈之際,日前台灣航運鉅子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宣布財產不留給子孫、將全數捐給張榮發基金會從事公益,立即獲得各方好評,不僅當日電視新聞放送不停,隔日更登上各大報頭版,評論更是紛紛「按讚」,而早前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矽統創辦人杜俊元,以及最近話題炒得很熱門的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等,皆先後宣布身後將捐出八成以上遺產做為公益之用,徹底實踐「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企業社會責任。按照公布時所估算之捐贈金額依序為新台幣500億、950億、1,560億、280億、30億元。巨額的捐款符合全球化經濟規模的龐大利得比例,令眼看富豪奢侈消費新聞甚囂塵上,三餐卻難以為繼、貧無立錐之地的升斗小民內心,獲得不少安慰與平衡,更因此對其過人的魄力與偉大的志業產生無比的敬意。

此在台灣新形成、被媒體稱為「裸捐」的風氣,數年前美國首富比爾.蓋茲(Bill Gates)和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親身示範之餘,更在美國及其他地方大力推動「捐贈承諾」,即要求富豪們承諾於身後捐出財產從事公益,也的確獲得甲骨文(Oracle Corporation)、艾力森(Larry Ellison)、微軟共同創辦人艾倫(Paul Allen)、電影導演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等美國數十位富豪的響應。據統計,美國企業家捐款金額每年超過3,000億美元,約占美國國內生產毛額2%以上,十分驚人。

只是企業家的公益捐款,多落在慈善事業,以張榮發長期資助弱勢家庭及學童營養午餐,杜俊元以慈濟為主要捐款對象,戴勝益則著重兒童教育,郭台銘同樣以慈善與醫療為主,發揮濟弱扶貧的精神。然而,現代人的弱與貧已經不再只存在於溫飽而已,精神心靈的貧弱也是深切需要關注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也不只存在於弱勢族群,而是世界各國普遍的社會現象,故而張榮發也發行教化人心的《道德月刊》。年前傳出罹癌消息、為台灣戲劇表演貢獻良多的劇作家、導演、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面對媒體時也由衷道出:「未來拯救人類的兩大力量,一是文化,二是宗教。」從愈來愈多人投入宗教信仰與身心靈活動,以及各界聞人的言行表現,皆可發現對於精神心靈的重視,已日漸成為普世價值。

宗教與哲學關係密切,而藝術是哲學的載體、文化的表徵,藝術較宗教與文化更有一項方便之處在於,藝術是具象的,它具備美的感染力,能夠吸引社會大眾親近之,而後進入文化、哲學甚至宗教的天地,進而獲得精神心靈的慰藉,達到安身立命的目的,人心與社會風氣隨之自然改善。藝術並非是溫飽之後的餘事,而是令主宰一切的心靈能夠豐饒富裕的利器。

社會大眾接觸藝術的最佳管道,莫過於各公私立美術館、博物館,然而隨著全世界經濟衰退、國家財政困難,私立美術館、博物館難以為繼,公立美術館、博物館的預算年年刪減,美術館、博物館的營運陷入日益艱困的窘境,所肩負的社會教育品質因而隨之日益低落,每次遇到在美術館、博物館工作的朋友們,談及此莫不眉頭深鎖、語氣沉重,更為了正在籌劃的展覽短缺經費而感到憂心忡忡。品牌大、條件優的美術館、博物館,尚可利用自身優渥的條件藉由各種方式自籌經費,並容易受到企業捐款的垂青,資源相對劣勢的美術館、博物館則難以獲得同樣的眷顧,有時還得犧牲美術館、博物館的定位與專業形象,提供場地給市場性高的展覽,或者租借場地給私人藏家以換取捐款,其間不免衍生出其他問題。

之前訪問任職美國美術館、博物館近30年的現任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榮譽研究員屈志仁時,談到美國美術館、博物館發展百年後達到世界顛峰的原因,便是有熱心人士不斷的支持為依靠,當時的社會共識是內戰結束、天下從此太平,該是注重國民教育的時候,而博物館的成立便屬國民教育的一環,藉之可達到增進國民對於國內外知識和歷史認知的目的,因此人人都想讓自己城市的博物館成為全國最好的,所有的贊助者皆大公無私、行善不欲人知,在乎的是博物館有無具備自己獨特的精神以及計畫內容本身,有需求即立刻回應,完全無所求。儘管1990年代之後以商人為主的贊助者,有一部分捐款目的是企業行銷,要把名字掛在展廳上才願意捐款贊助,談的是條件交換,但美國企業家捐獻的傳統超過百年,一直是全球的典範。

相較之下,台灣企業對於美術館、博物館的捐款贊助卻是1990年代末才出現,一切仍在起步,也尚未形成風氣,希冀企業公益捐贈也能將提供精神食糧的美術館、博物館列為重要對象,讓文化事業與慈善事業並駕齊驅,人人身心靈皆富足安康,台灣社會也將因此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

【《典藏古美術》2012年3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台南花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