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市場,往好的面向看

【文/陳啟正】

前不久,筆者受「玉翫雅集」之邀,有幸至鴻禧美術館作專題演講。演講結束後現場有幾位朋友提問,內容大多圍繞兩岸古董市場的交易現況,特別是2011年北京秋拍的成績猛烈走滑,古董交易的未來發展不知將會有什麼變化?當時我的回答是:中國大陸的古董交易趨勢長期看好,應該沒有太大疑義,但受制於市場人為炒作的因素,因此,伴隨著國際經濟景氣良窳,古董價格偶爾會呈現區間盤整的狀況,此原屬市場發展時的正常調度現象;況且這對長期持有古董的收藏家來說,其實沒有直接影響,大可以不必過於擔憂。不過,由於回答問題的當下,所能闡釋的時間有限,以致只能做結論式的扼要說明,而為了讓大家更清楚了解「長期看好」的具體意涵,藉此機會再作進一步的補充說明。

經濟行為下的交易模式,無論任何商品大概都離不開市場供需的價格調控。換句話說,假設商品的產量一直都是源源不絕,而購買商品的消費族群卻相對較少,那麼商品的市場價格自然就較無持續向上昂揚的推進力道,倘若商品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既定的行情價格甚至可能有走滑的現象。相同的道理,如果某種特定商品如今已不再生產,而當下對特定商品需求的消費族群又呈現倍數增長,那麼這項商品必然隨著它的轉手次數,一次又一次地往上加價,儘管偶爾可能因個人因素而出現認賠殺出的特例,但在僧多粥少的現實環境下,不再生產的特別商品絕對有持續增值的無限潛力。

同樣的觀念再套回古董交易市場,可知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前,古董文物其實有如可以不斷生產的商品,地下挖的、鄉下找的、祖上留下的,透過正式渠道、或者非法走私,各式各樣的古董文物可說是一股腦兒地往外傾銷。而彼時台灣正值閒錢「淹腳目」的年代,因此有一段時間,古董就算一日三市,台灣的高消費收藏家還是可以一擲千金地大量購買古董。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起飛,特別是近十年來,中國古董文物受到大陸拍賣市場的激情帶動,古董收藏遂成為中國大陸民眾爭相搶進的投資標的。

職是之故,如果我們把一個區域的出貨量與消費力各比做10個基數,那麼過去的台灣幾乎是以10個基數的消費力,吸納來自160個基數(中國大陸有23個行省、五個自治區、四個直轄市,這裡筆者暫且以一半的數字計算)以上的出貨量。也就是說,市場消費的規模小而進貨量卻大,因此古董文物的漲幅當然不會很大。然而改革開放後的今天,中國大陸已從昔日出貨的賣方,轉為能消費的買方,縱然台灣10個消費力的基數不變,但在中國至少具有40個消費基數(權以四個直轄市保守估算)的強力競爭下,古董文物的交易行情焉有不向上飆漲的道理?

古董行情看漲的長期趨勢,往好的面向看,過去台灣以10個消費基數所購藏的大量古董文物,倘若回流至如今40個消費基數以上的交易平台,這中間的漲幅所帶來的利潤自然不言可喻;不過若從持續購買的角度看,過去台灣擁有160個基數以上進貨量的優勢非但不再,而且過去只有10個消費基數同享大餅的利基,如今也轉成具有40個消費基數以上的交易平台,影響所及,也就直接反映為購買成本的急遽增加。

筆者認為,事情既有得意的一面,當然也就有必須承擔的一面,其實台灣藏家面對兩岸購藏實力的消長,如果能懂得去蕪存菁的槓桿操作,並且善用過去所累積的豐富收藏財,要被邊緣化的機率也就大大降低了!

【《典藏古美術》2012年2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花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