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

吳蠻 懷抱琵琶不遮面 彈撥之間尋知交

【文字/李秋玫】





















吳蠻被視為「將琵琶介紹到西方世界最重要的藝術家。」(林鑠齊/攝)琵琶,能讓人有多少想像?是琵琶女的半遮面,還是昭君那懷抱琵琶拖著裙擺的悽悽楚楚?這些既有印象,若要平移到吳蠻身上來對照,可就行不通了!因為彈琵琶,她可以是中國第一位琵琶演奏碩士;可以是受邀在英國皇家亞伯特廳、荷蘭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美國卡內基音樂廳首演琵琶協奏曲的演奏家;也可以是馬友友「絲路合奏團」(Silk Road Ensemble)的靈魂人物……而說她與昭君出塞完全無關,倒也不那麼絕對,因為她對音樂文化交流開創性的貢獻,讓顧爾德獎(Glenn Gould Prize)第一次頒給一位女性。她是吳蠻,《洛杉磯時報》所讚譽的:「將琵琶介紹到西方世界最重要的藝術家。」

別具音樂天分 在藝文大雜院中被發掘

雖非來自音樂世家,吳蠻也是出身於一個藝術家庭。父親吳國亭是中國一級畫師、著名的花鳥畫家,小時候的他們就住在浙江美術學院的大院子裡,與歌舞團、京劇團等藝文界的人士相鄰。在那時,住那種洗梳台、廁所共用的房子,北京話叫做「筒子樓」,吳蠻小時候常常在那裡哼著小調洗東西。直到有一天,一位叔叔終於忍不住開口了:「老吳,你的女兒歌唱得很準,很有音樂上的天賦,要不要讓她學個樂器,我可以教。」父母一聽,覺得太好了,於是老師便到倉庫拿了一個沒人要的舊琴來給她,而吳蠻也就這麼開始了她的琵琶之路。

沒跟著父親學習學畫畫,書法也只有學校課堂中教過的,充其量只能說是寫「毛筆字」罷了,根本談不上書法。然而,生長在這個環境裡,吳蠻仍舊與繪畫脫不了關係,也許是彈琴的模樣可愛,父親的同事畫家們就把她當作現成的模特兒。所以她從小就在他們工作室裡拿著琴坐著,一天到晚給那些叔叔阿姨們畫,畫完了之後他們出版成掛曆,裡面自然有她。受著這個影響,雖然自己不畫,但卻非常喜歡。也就因為有這段淵源,才有了她後來的作品Ancient Dance的產生。作品裡她將琵琶演奏與多媒體互動裝置配合,使得琵琶演奏的氣韻投射在視覺影像中,揉合即時呈現琴棋書畫的元素在音樂會中,讓觀眾在欣賞琵琶音樂的同時還可以有畫面上的聯覺,直到現在仍舊是音樂廳經常邀演的節目。

帶著玩過的樂器「傢伙」 壯起膽子闖蕩天涯

樂器是父母挑的,吳蠻也沒得選擇,但琵琶可以說是相當難入門的樂器,練習起來枯燥不說,抱起來更比她的個頭高出許多。加上杭州的夏天悶熱潮濕,汗水在身上、琴上沾得到處都是印子;到了冬天又下雪,手指頭不但凍得僵硬,彈破皮、出血都是常有的事。不過這些苦頭也沒有白吃,吳蠻一路上以高材生的成績晉級、保送上碩士,更成了幾位琵琶大師的得意門生,其中包括了中國國寶級演奏家劉德海及浦東派嫡傳弟子林石城。

畢業後,吳蠻留任講師,但那時才廿二歲,走在校園裡常有老師問她:「吳蠻,妳什麼時候要畢業?」讓她常常好氣又好笑。但就在學校還沒替她排好學生時,她就已經決定離開了。如果問她為什麼學傳統樂器要出國發展?也許她會反問,為什麼不?「大家都出去看世界了,為什麼我不能去看?我也是音樂家,而且他們功課還沒我好!」看著同學們一個一個出國,吳蠻就衝著一個不服氣的心態、還有壯著天不怕地不怕的膽子,決定也去美國闖蕩一番。

「現在回想起來感到害怕,但那時候真的沒有多想。」可是真的沒有多想嗎?恐怕也不完全是。出發時帶的樂器除了琵琶外,居然還有中阮、柳琴、古箏、古琴。也就是說,她把從小彈過、學過、甚至玩過的傢伙全都帶上了。「琵琶是我的主修,中阮是我在學校樂團裡一開始彈的樂器,柳琴我九歲就開始學,古箏對我來說不難,古琴我也學過半年……反正心想去到了那邊,琵琶不行我就試試這個,這個不行我還可以試試那個。」幸運的是,看著許多朋友紛紛放棄、轉行,吳蠻慶幸其他樂器都沒用上,到現在還是一把琵琶陪伴她。雖然朋友們常笑她:「妳就是一根筋啦!」但說自己執著、不會轉彎的她卻用琵琶獨奏、協奏、與室內樂合奏,甚至融合歌唱、爵士、舞蹈、音樂劇、電子音樂等等形式演奏,反而開拓了更高的視野。

取名為「蠻」期許強壯 不負父望揚名世界

初聽到「吳蠻」兩個字,常有人懷疑,究竟是寫錯了,還是有特別的意思?為什麼會把一個女孩兒取這樣的名字?對於這個問題,或許在幼小時也曾經是她自己的疑惑吧,吳蠻似乎心中早準備好了答案:「我爸爸跟我講過,『蠻』是蠻好的蠻,以前有過一種曲牌叫做『菩薩蠻』,是一種詩的格式,但『菩薩蠻』指的也是從西域來的,能歌善舞的美女。另外,可以想成南蠻,也就是南方來野蠻的人,但我們姓吳,念起來是一個否定的意思,所以吳蠻就是不蠻。」然而除此之外,另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也藏在其中,原來她出生時正逢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柔弱的女兒該怎麼面對?如何在複雜的社會中生存?因此父親希望她能夠像這個名字一樣強壯,要野蠻一點才能夠在險惡的環境中立足。這麼多層意義包含在其中,讓吳蠻滿意地笑說:「我的名字是占便宜了,很多人以為我是輕歌曼舞的『曼』,但後來一看就會說『她是這麼蠻啊!』經過這段就很容易記住了,而且全世界就這麼一個,永遠不會搞錯。」

父親給的名字果然讓吳蠻闖出了名堂,而且替她選的樂器也真的選對了。現代琵琶的半音階排列方式是獨具的優勢,不僅能夠完整詮釋古曲,更能夠不費力地達到西方音樂各種大小調的要求。於是她突破文化界線,與絃樂四重奏合作、在舞台上吟唱、打鑼、做肢體動作,並將中國的元素融合在多媒體音樂會中,藉由表演讓觀眾認識到與自己熟悉又陌生的新奇經驗。

2012TIFA-「吳蠻與原住民朋友」

3/24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2年1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網路花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