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

李明維—移動花園的禮物邂逅 (上)

【文/李佳玲LEE, Chia-Ling】

曾是2009年「里昂雙年展」(Biennale d’art contemporain de Lyon)委任製作李明維的觀念作品《移動花園》(The Moving Garden),從法國第三大城市里昂移師到到美國第一大都會區紐約。《移動花園》的展示場域是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Brooklyn Museum)入口大廳的開放空間。開放性場所,觀眾不需要美術館門票也能參與李明維的藝術計畫,回應他思考美國作家海德(Lewis Hyde)的著作「禮物:創造力與藝術家的現代世界」(The Gift: Creativity and the Artist in Modern World)所提出的討論—商業市場機制中,藝術作品「免費給予」觀眾獨特藝術經驗。這個美的經驗可以視為感知性格的「禮物」。透過「觀看」藝術作品所產生的藝術經驗,與個人生活經歷進行一場無聲的「感受」交換。非關市場議價的藝術與人的經驗交流,《移動花園》進一步透過實際「施」(觀眾從美術館的裝置取一朵花)與「受」(花送給陌生人)的過程,討論人與人之間情感互動關係。置身在其中的觀眾不僅是一位觀者,也就是傳統「觀看」藝術物件的藝術互動,更是《移動花園》的重要催化因子,傳遞李明維藝術訊息的重要載體。整個紐約都會區再次作為的《移動花園》的移動式展場,吸納這個國際大熔爐裡來自世界不同人種、文化的交流,賦予《移動花園》多樣的藝術內容。

會呼吸的裝置





















李明維《移動花園》裝置現場,2011年於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攝影/李佳玲LEE, Chia-Ling)布魯克林美術館開放空間的《移動花園》裝置,雕塑形式佈陳主要由自然有機的石材與鮮花材料簡約地構成。長達45英呎長的黑色花崗石塊上方有一道深長的切面,形成狹長而不規則的切口,如同是自然天成的石縫。不同於2009年里昂雙年展上所使用的非洲菊,李明維這次以玫瑰花作為「禮物」主角。同時也延續先前展出時色彩繽紛的視覺造型語彙。五顏六色的新鮮玫瑰切花插滿黑色花崗岩的裂縫,視覺上豐富了厚重墨黑石塊的造型。被取走花朵的空位,翌日又有新鮮的花補足。《移動花園》裝置隨時保持生命力不間斷;同時,確保《移動花園》隨時呈現美麗而真實的自然色彩。《移動花園》採取物件裝置的雕塑形式,以合法性的藝術身分安全地置放在美術館空間,提供視覺、觸覺感知共存的藝術經驗。觀眾以傳統觀者的角色隨意地從各角度欣賞石塊有機造形、玫瑰花的各式姿態。同時,充滿魅惑的玫瑰花承載浪漫的文化意義,準備離開美術館的觀眾很難不帶走一朵玫瑰。這分安全性的靜態觀看經驗隨著觀眾與所選的花朵離開了美術館,轉化成一種動態的「參與」藝術經驗(participatory experience)。依據藝術家預設的「參與規則」,觀眾在城市旅程中短暫地擁有美麗花朵,直至與陌生人相遇。這裡,觀眾成了「參與者」。比起科技藝術脈絡中的「互動經驗」(interactive experience),在此選擇「參與者」、「參與經驗」一詞更為貼近地討論《移動花園》中「參與者」與街上素昧平生的路人,透過花朵餽贈所產生的人際情感交流。

※延伸閱讀:李明維—移動花園的禮物邂逅 (下)

【《典藏今藝術》2012年1月號;訂閱 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台南花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